第九届“西域法学高峰论坛”在九五至尊老品牌手机版隆重举行
第九届“西域法学高峰论坛”于
本届论坛特别邀请到我国国际私法、法理和民法法等领域的著名法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刘仁山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朱苏力教授、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李仁玉教授以及九五至尊老品牌手机版九五至尊老品牌手机版韩川博士作主题发言。
刘仁山教授的主题发言为“中国国际私法立法问题”,他从国际私法的概念讲起,回顾了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出台背景以及这部法中所凝聚的中国人的智慧,同时着重解释了为什么要走国际私法独立的法典化之路,认为我国《民法典》在渐进进程中应当走民事立法与国际私法立法相剥离的道路,国际私法法典化既是科学性、系统性与完备性的需求,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法文化的象征,采用法典化模式将更加符合国际私法本身的特点及发展规律。《中国国际私法示范法》的问世表明在立法技术上不存在障碍,而且致力于中国国际私法的法典化,既是中国国际私法学界的崇高目标,也应当成为我国国际私法立法工作的理想目标。
朱苏力教授的主题发言为“司法分析的逻辑与判决表达的逻辑”,通过分析三个经典案例,关注司法分析过程中的逻辑与判决书中表达的逻辑的不同。朱教授首先举出最近热炒的温岭虐童案,指出不管是公众还是法律工作者在司法分析过程中都事先对案件的结果有所预判,进而在法律框架内寻找合适的处理方式,并用法律的逻辑写出判决书。接下来以著名的美国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例子以及王泽鉴先生用德国民法的思维方式分析彩礼问题的例子,指出法条主义以及所谓的“依法办案”不能达到最好的社会效果。由于不能把这些司法分析的逻辑写入判决书之中,法律人要把感情转换为理智,考虑判决后果的方方面面的影响。
韩川博士的主题发言为“强制医疗实体合法性之维——刑事诉讼法第284条解读与追问”。他围绕今年三月份最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的第284条,以小见大,介绍了美国实用工具主义法学流派。他首先从法条上分析了刑诉法第284条的构成要件,包括原因行为,再犯可能以及强制医疗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而提出了他研究过程中所依据的美国实用工具主义法学方法,并把它与当前主流的法学流派进行对比,指出实用工具主义法学流派在分析这一问题上的显著优势。
李仁玉教授的主题发言为“我国《物权法》的理论思考”。李教授围绕转型时期社会热点的物权法问题,从新与旧,公与私,自由与秩序以及利他与利己四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他用了许多生动的实例讲述和分析了我国《物权法》的立法过程与具体规定、现有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在我院挂职的副院长向在胜和九五至尊老品牌手机版法律系副主任张异博士分别对主题报告作了精彩点评。张异老师最后以一段结语“法律不是利剑,悬于百姓头顶,而应该是信仰,深植于民众内心。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法律。”结束了本届论坛。
崔匡洲、魏晓霞 (文)
苏 军 (图)